近年来,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抢抓发展机遇,盘活闲置土地资源,在荒山上种油茶,在油茶树下种黄精,积极挖掘、利用山地资源,大力发展林下经济,念好了“山”字经,做足了“药”文章,真正将“青山”变成“金山”,引领群众走上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。

近日,在羊桥土家族乡祝坝村林下黄精种植基地里看到,油茶树上“金果果”挂满了枝头,林下“金疙瘩”植株长势喜人,10多名群众正忙着给生长期的黄精除草,一片热闹的景象。

今年72岁的夏启和,他常年在基地干活,见证了荒山变青山再到变“金山”的过程,山青了、水绿了、“钱袋子”鼓了起来,他脸上的笑容也洋溢了起来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以前是一片荒山,现在开发种植油茶了,我一直都在这里干活,最初是栽了油茶,然后种西瓜、太子参、辣椒,这两年就种黄精,以前开始干的时候50块钱一天的点工,现在是100元一天了,我们一年在这里也要挣10000多元。”祝坝村姚寨组村民夏启和说。

为了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,祝坝村通过“村集体+合作社+农户”的途径,积极探索林下种植产业,项目总投资735万元,按照资金8:2投入,纯利润六四分成的方式分配,带动群众通过土地流转、就近务工等方式,实现家门口增收。

“现在我们这里有10多人在这里务工,这是姚寨种养殖合作社主要实施的林下黄精种植基地,现在已经发展了林下黄精1100余亩,每年可以带动不能外出务工人员4000余人次,年发放工资有40万余元,我们预计到2025年林下黄精达到500万余元的收入效益。”祝坝村驻村干部代前华介绍说。

近年来,羊桥土家族乡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以党建为引,产业为基,发展林下中药材,采取林下种植、林间套种等方式盘活、做活林下资源。目前,全乡黄精种植面积1200余亩,利用林下黄精种植与125户农户建立了联动机制,实现户均增收560元,不断拓宽群众就业渠道,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,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。

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朱胜攀 万兆川 唐鹏

编辑 姚瑶

二审 李昌焯

三审 张超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