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穗县雪洞镇毗连湖南省新晃县凉伞镇,双边村民交错杂居,情况复杂,治安形势严峻。近年来,三穗县在边界平安创建中探索建立了“党建引领+边界六联”工作机制,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法治、德治、自治相结合的湘黔边界治理体系,充分调动双边政法力量、群防群治力量,全面推动各项社会治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,有效破解省际边界基层治理难题。
党建引领搭建联动平台
(资料图)
为加强省界双边联系,贵州省三穗县雪洞镇界牌村、雪洞村联合湖南省新晃县凉伞镇花园村、凳寨村成立“中共雪凉省际边界联合委员会”联合党支部,覆盖两镇四村223名党员、115个村民组9875人。两县接边乡镇每年举办一次“联合党建+边界六联”签约仪式和联席会议,总结交流工作经验,分析研判边界社会治安问题难点、堵点,研究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和方案,构建雪凉边界联打、联防、联控、联管、联调、联宣的社会治理模式。通过党员干部带头,引导两地群众自发加入社会治安重点工作中来,达成联合治理群防群治共识,实现重点人员联管、矛盾纠纷联调、法治普及联宣,社会治安重点工作“无死角”。
联防联打夯实平安边界
接边地区人员流动量大,流窜作案风险较高,两县接边乡镇以联防联打为基础,坚持打防并举。一是由雪洞镇党委政府牵头联合凉伞镇,建立一支由两地派出所、司法所、平安办为骨干,村支“两委”及党员志愿队为辅助的治安联防工作网络,整合各类治安防范力量,严格落实重点区域安全防范制度机制,定期开展治安联防活动。二是在接边村寨通过鸣锣喊寨、签订群防群治责任书等方式,发动双边群众对发生在边界上的种植毒品原植物、涉黑、涉邪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联合排查,及时预防、发现各类违法犯罪活动。三是建立省际边界综合治理防控体系,强化司法、公安的信息共享,情报互通,切实提高见警率、管事率,及时震慑、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。今年以来,在接边地区开展治安联防活动12次,发现违法犯罪预警线索5条,打击盗窃等违法犯罪2起,将各类社会治安风险问题化解于无形,推动边界地区长期稳定发展。
联管联控筑牢稳定桥梁
长期以来两省接边地区两地村民相互婚嫁、交错杂居,各类人员管理服务难度较大,为确保特殊人群不脱管、不失控。一是紧盯乡镇赶集日、重大节假日等重点时段,持续组织双边民警、综治干部、党员巡防志愿队走街串巷,在候车点、夜市街、学校门口等重点场所逐一入户排查,对精神障碍患者、涉毒人员、涉邪教人员等重点人群逐一上门走访,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拉网式、地毯式大排查。二是巡防志愿队员利用联合党支部微信群,每日向公安反馈重点人员动态及矛盾纠纷问题线索,民警第一时间分析研判,立即处置,确保各类重点人员不肇事,各类矛盾纠纷不升级。三是通过警民议事会逐步构建“公安主导、群众参与、联勤联动、共筑平安”的联管联控治理格局,做好风险预警、研判,切实把各类社会治安风险隐患化解在初始和萌芽状态,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。今年以来,在湘黔边界开展联合排查12次,建立台账管理重点人员27人,召开警民议事会6次,防范化解治安隐患2起,在警民共同努力下连续五年未发生命案及群体性恶性案件。
联调联宣搭建法治体系
加大婚恋家庭、山林土地等矛盾纠纷化解力度,防止恶性事件、群体性事件发生。一是在接边地区成立湘黔边界联合调解委员会,发动双边政法干部、法律明白人等开展联合走访,摸排接边群众矛盾情况,通过每月排查、季度研判、年度总结互通工作动态,形成上下联动的组织机构和信息网络。把信息互通做在最早之时,问题控制在最小状态,矛盾解决在萌芽之中。二是结合党政机关大走访、政法机关大走访、万警进万家活动,走村入户向广大群众宣传防范电信诈骗、跨境违法犯罪、反邪教、扫黑除恶等知识。三是利用院坝会、联席协商会,组织边界群众积极参与法治教育普及活动,强化对边界群众的法治教育宣传引导;利用巡逻车循环播放法治教育音频,让“一锣敲双边、喇叭响两地”成为接边地区法治宣传工作常态。今年以来,在接边地区共排查出矛盾纠纷问题线索10条,联合调解重大矛盾纠纷2起,调解成功率100%;入户宣传12次,覆盖3000余人次;举办法治教育宣传活动6次,覆盖2200余人,有效提升了接边群众法治观念,不断为社会治安重点工作注入法治动力。
通过不断挖掘“六联机制”的内涵和外延,并将该经验运用到州内县际、乡际、村际之间融合联动、凝聚合力,三穗县实现了连续四年无刑事命案、五年无“两抢”案件、六年“零非访”、八年无重大影响群体性案(事)件发生。
来源 中共三穗县委政法委员会
编辑 杨廷雪
二审 邰萍
三审 欧忠海